结核病防治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任何器官,也就是说人体的各种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但结核杆菌主要通过人体的呼吸道进行传播,所以在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发生肺结核者占绝大多数。得了肺结核并不可怕,只要按照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的治疗原则,使用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化治疗方案,经过6~9个月治疗疗程,坚持规则治疗,绝大部分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因此,“防控结核,人人有责”。
二、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主要由结核杆菌经空气传播。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大量含有结核杆菌的微小飞沫排放至空气中,人体一旦吸入,就有可能被传染。另外,肺结核患者随地吐痰,痰液干燥后随风扬起,导致含有结核杆菌的尘埃悬浮于空气中,人体吸入后也可能被感染。
一般说来,被结核杆菌感染并不一定会患上结核病,只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结核杆菌才引起发病。研究表明,一个未经治疗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一年中可以感染 10~15个健康人,感染结核杆菌后发展为结核病患者的机会约为10%左右。
三、肺结核的症状有哪些?
(一)全身症状
1、全身不适、倦怠、乏力。
2、发热,病人多表现为低热或午后潮热。
3、盗汗,多发生在半夜及清晨,病人不知不觉醒来,内衣已浸湿。
4、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
(二)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咳痰是肺结核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开始为轻微或短促的干咳,可伴有少量粘液痰,常不引起病人的注意,常误认为感冒,气管炎随着病情的进展,痰量渐增多,多为黄白色或黄灰色粘痰。
2、咯血及血痰
3、胸闷、胸痛
4、气急
四、如何预防结核病?
1、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据统计,每十分钟通风换气一次,4-5次后可以吹掉空气中99%的结核杆菌。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等。
3、避免传染,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4、增强体质,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五、不规则治疗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接受督导医生的劝告,出现了不规则服药、依从性差、症状好转自行停药等情况,这些都是导致耐药甚至耐多药结核病产生的高危因素。
一旦发展为耐药肺结核,其诊断时间需要两个月甚至更长,且治疗时间长达两年以上,联合用药数量增加,加上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坚持治疗产生很大的影响,患者难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