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电话:18661576120 院办电话:0530-5553611
提起传染病,许多人会望而生畏,社会上也有一部分人对传染病患者存有一定的偏见,甚至是歧视。作为市传染病医院结核二科的护士,刘艳芹在17年的护理工作中需要面对的是更多的责任和担当。因工作成绩突出,她先后荣获市传染病医院“十佳青年”、“抗击手足口病先进工作者”,“年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不惧苦难,主动到“高风险“岗位工作 刘艳芹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先后在妇产科、外科、肿瘤科、呼吸内科工作,是一位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专家,她参与过非典、手足口病、禽流感、甲流等疫情的一线救治护理。 2009年3月,手足口病在我市全面暴发,刘艳芹不惧危险,主动请缨,被第一批派进传染性较强的“高风险”手足口病房,参加救治一个个令人心痛的患儿。在疫区工作期间,从晚上七时到第二天早八时,长达十三个小时的夜班里,刘艳芹不敢合眼,甚至不敢上厕所。“当时,患儿已经把病房从一楼到五楼住满了,患儿需要进行翻身按摩、叩背吸痰、放尿喂奶、擦洗、换尿垫、测体温……”刘艳芹告诉记者,那段时间,她就像个铁人一样,不知疲倦,也忘却了可能被传染的风险,直到回到家里,才感觉到劳累,不过回想起来很自豪。 不惧传染,细心照顾患者 肺结核是通过呼吸道呼出的结核杆菌传染的,结核患者的气管腔内常常被大量的坏死物和痰液堵塞,这些痰液中含有具有传染性的结核杆菌,而刘艳芹总是不畏惧,不嫌弃,她在配合医生做治疗的同时,还要给病人擦痰,细心照顾。 有一次,一位结核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中,由于纤支镜的进入,对气管黏膜产生刺激,造成咳嗽加剧,在旁边进行护理的刘艳芹被病人的痰液喷到脸上、身上,而她却淡然处之。面对病人愧疚的目光和家属的一声声感谢,刘艳芹却反过来安慰患者和家属。 刘艳芹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从内心深处为病人着想,总有一天他们会理解我们的。” 真诚沟通,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作为护士,刘艳芹除了对护理技术操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她对待病人同样注重心理引导,令患者印象深刻。她常常站在患者的角度换位思考,理解病人的困难,想办法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使病人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检查和治疗。 “无论是反复大咯血的病人、还是嗷嗷待哺的孩子、生病的母亲,他们心理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焦虑和忧郁感,家里人也常惴惴不安。遇到这样的病人,我就会分析患者的病情,认真与患者和家属谈心,帮助患者减轻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根本上消除患者的顾虑。”刘艳芹说。
【 上一篇 】 【 下一篇 】
关注我们